2021年2月28日 星期日

那座山,是我與化石相遇的起點


  軌道上的列車廣播響起、逐漸從高速的世界冷卻下來,告訴你終點「左營站」快到了。窗外的景色,忽然轉化成外星世界般的無數高塔以及銀色油槽。即將進站前,一座猶如俯臥巨龜的山映入眼簾──它的名字叫做半屏山。


  國小的我,不知為何開始對化石產生濃厚的興趣。從書本上得知半屏山有化石後,就吵著要家人帶我過去。記得那天,可能是因為新手運,我竟然就撿回了一顆完整的扇貝化石。也因為那次的經歷,我開始與化石有了緣分。


  我在半屏山採集化石的時間不長,因為此處雖然有過去炸山時期的露天道路可以尋找標本,但因為後續被規劃成自然公園的關係,無法再繼續採集。另外,也因為自己開始有了遠距離移動的能力,得以到外縣市尋找其他種類的化石,我造訪此地的時間,開始越來越少。


  後來我來到半屏山的目的,逐漸轉變為單純的爬山健行。某次,我探訪半屏山北峰碉堡群,在坑道內部、尚未塗上水泥的裸露石灰岩壁上,看到嶙峋的岩紋間,嵌著一顆美麗的貝模鑄化石。我突然想起,過去當我閱讀化石圖鑑時,自己很羨慕炸山時代的採集者們,可以在裸露的岩塊上,直接找到許多珍稀的化石。如今這座山,已經逐漸綠化,面貌和開礦時期大不相同了。


  回程已是夕陽西下,我行走在山頂的稜線道路上,遙望著遠方的城市。某段時期的我曾覺得,炸山是一件高汙染、破壞生態的惡行,高雄市內這幾座石灰岩山丘,都經歷過這樣慘重的浩劫。這真是個不光彩的過去。


  但,換個角度想,又何嘗不是這些開礦的機會,讓這些沉睡百萬年的化石,得以重見天日呢?而這些化石,是透過多少有名、無名的學者與收藏者們,在野外不畏寒暑、流著汗水,整理與鑑定出來的呢?


  如今我的收藏櫃上已經有了不少自己採集的礦物化石,其中也有些是透過與其他藏家交流、購買而來的標本。當然,自己人生第一塊採集到的化石,絕對是放在最顯眼的位置。他提醒我,記得自己的起點在哪裡;更要記住,對於每一個礦石標本,都要能看見它的珍貴,極其呵護才是。


---
本文獲得聯合新聞網2020年【滅絕與重生】徵文比賽·短文組佳作


2021年2月20日 星期六

卑南遺址公園:不畏戰爭的研究者們

  今天在台東的卑南遺址文化園區旅遊,覺得這裡的空間非常寬敞又舒適,很多家長帶著小朋友在此踏青,也有許多長輩在散步。園區內有許多台灣原生植物,解說牌也做得很詳細,也有植物族語的念法。

  我到展覽館那邊看了特展,裡面介紹了1980年代搶救卑南遺址的經過:在這個過程中考古團隊常常需要面對鐵路工程時間的壓力、也得阻止許多偷盜者的前來。在展覽的最後一段,放了一篇金關丈夫、國分直一在1944年末的戰爭期間,前來卑南調查的筆記(當時已經在全島要塞化了,美軍展開空襲、東台灣是戰爭前線),我的心頭一震。我想這就是策展者心中最想跟大家說的話吧!

  離開時接近五點,展區即將閉館。4:50園區放著一首女生唱的歌曲,歌詞大概是這樣:「……五千年以後,人們找到了我,他們非常喜歡我的綠石頭。我才了解,你一直都在,照亮了我,我也閃閃發光。」,想起到曾經在花蓮採集玉石的人、卑南遺址的人、以及最終搶救發掘的人,覺得心中莫名感動。







2021年2月7日 星期日

大推:臺灣古寫真上色桌曆


  去年(2020)我在網路逛聚珍台灣的商店,看到他們推出台灣古寫真上色的桌曆。因為有在關注他們把台灣舊照片重新考證並上色的工作(2019年有去聽彩繪李火增的講座),看這組桌曆好看就買下來了,自己擺著也覺得好看,期間也買過幾組送給朋友。這段時間喜歡插花裝飾房間,期間也讓季節花朵跟這些台灣的美好風景合照不少。




  時光飛逝,恐怖的2020畫下句點,迎來全新的一年,我在思考這個桌曆也該丟了吧?把卡片轉了一面看,才發現原來這個桌曆是可以裁切後,當作明信片使用的,讓我意外驚喜,也覺得製作的人真是太細心了!


 





  目前我已準備下單2021年的桌曆,在這之前就讓蘇花臨海道路的狀況景緻陪伴我工作。有趣的好東西,推薦給熱愛台灣文史的大家!